特步發(fā)布2023年財報:營收同比增長10.9%
特步國際近日發(fā)布2023年財報,集團去年全年營收達143.46億元,同比增長10.9%,營收相比2022年29.13%的增速,大幅放緩。從二級市場看,特步股價自2022年7月最高點14.6港元/股一路下跌,到2024年1月初觸底3.6港元/股。
特步集團業(yè)務板塊分三個部分,鞋履、服裝和配飾。其中服裝業(yè)務收入59.04億元,同比增長20.6%,增速較快,收入占比上升;鞋履收入81.72億元,同比增長5.3%,增速大幅落后服裝業(yè)務。
盡管如此,跑鞋依舊是支撐營收最主要的部分,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表示:“我們于跑步領域的行業(yè)領先地位持續(xù)推動集團的業(yè)務增長。特步在中國內地多個馬拉松賽事中,超越國際和國產品牌,穿著率占據領先地位?!?
特步在財報中稱,2023年中國內地的重點馬拉松賽事中,特步跑鞋的穿著率于所有及破三(跑進三小時內)跑者中高踞榜首,并位踞國際及國產品牌第一。
但目前來看,跑鞋市場競爭激烈。國內外運動品牌均在發(fā)力布局,外資運動品牌耐克、阿迪達斯;本土運動品牌安踏、李寧;小眾跑鞋品牌昂跑、Hoka One One都開始嶄露頭角。
具體從定價上看,特步品牌的跑鞋大多在400元至700元區(qū)間,針對專業(yè)運動員和精英跑者的競賽跑鞋在1000元上下。在特步之上,Hoka、昂跑、薩洛蒙等小眾品牌正在瓜分千元以上的高端跑鞋市場;特步之下,匹克、鴻星爾克主打性價比,下探著碳板跑鞋下沉市場的價格邊界。
面對上述問題,特步集團也在積極尋找第二曲線。過去4年,特步斥資超24億元,收進4個國際品牌。其中,主品牌特步定位大眾市場;Saucony(索康尼)、Merrell(邁樂)以專業(yè)運動為主;K-Swiss(蓋世威)、Palladium(帕拉丁)定位時尚運動。其中索康尼已成為特步首個盈利的新品牌,“我們希望以高度互補的品牌組合,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。”丁水波稱。盡管以索康尼為首的專業(yè)運動板塊收入同比增長98.9%至7.96億元,接近翻倍,但只占集團總收入的5.5%。甚至犧牲了一些毛利率,財報數據顯示,特步整體毛利率為42.2%,專業(yè)運動的毛利率僅為40%。
在主品牌庫存承壓、新品牌尚未成氣候的當下,特步國際的業(yè)績前景仍具備較大的不確定性。2023年以來,特步股價屢屢斷崖式下跌,市值下挫近50%。對比兩年前曾一度達到15.87港元的市場高點,如今特步的股價僅剩4.87港元,跌幅超70%。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,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,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?!?/div>